|
术后早期造口的评估术后早期造口的评估 文章来源:《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 责任编辑:医学小编 【造口的评估】 1. 正常造口黏膜颜色:为粉红色、淡红色、或牛肉红色,并有光泽、湿润。苍白:提示血红蛋白过低; 紫红:提示有早期缺血; 深棕至黑色:提示有严重的缺血; 充血:造口内的血管网明显可见,提示可能存在肠炎或炎性的结肠疾患。 2. 高度:造口黏膜理想的高度应为1~2cm。 3. 造口的大小及形状:应用测量板测定造口的大小,并记录清楚造口的形状,如圆形,不规则形,卵圆形等。 4. 水肿:术后早期造口水肿是正常现象,水肿的造口一般在术后6~8周回缩至正常。严重时可用高渗盐水纱布湿敷。 5. 黏膜皮肤缝合线:观察造口黏膜与皮肤缝合处的缝线是否松脱,而导致造口出血或分离。 6. 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的皮肤必须是完整,无损,健康的。出现任何的皮肤损害表现(如糜烂,轻微发红,感染或水泡)都应及时注意。 7. 排气情况:观察并记录排气情况,术后未排气前,不应使用有过滤装置的造口袋。 8. 排出物情况:注意观察造口排泄物的颜色、性质以及量。回肠及结肠造口初期排出的排泄物多少黏液,随后会有气体排出,而没有气体其他排泄物(粪便),主要是因为手术前已进行肠道清洁,而手术后未进食,当渐进式进食开始后,排泄物便会渐渐排出,排泄物会因食物的形态而发生改变。如进食流食,排泄物较稀且次数频繁;饮食正常后,体能恢复后,排泄物变为条状或固体,排泄物次数也会相继减少。通常回肠造口排泄物较为稀软,结肠造口排泄物较为固体状。 9. 功能:尿道造口一经完成便能发挥功能作用,最初尿液带有少量血迹,不久便会恢复正常浅黄色,而回肠造口术肠道功能恢复多在术后48-72小时内。 10. 造口支撑棒:通常用于袢式回肠造口或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7~14天拔除。观察支撑棒是否有松脱、移位、压迫黏膜和皮肤。而泌尿造口通常有2条输尿管支撑管,用于引流尿液到体外,一般于术后10~14天拔除。 11. 其他:术后肠造口周围用碘仿纱围绕,目的是有效的防止造口感染,又可以防止造口边缘出血。一般在术后72小时拆除,拆除前不能使用汞剂,以免产生碘化汞。 上一篇造口排泄物会污染伤口吗下一篇造口的分类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