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举两得!根除幽门螺杆菌也能降低肠癌风险! 如果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在及时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结直肠癌风险。 近日,一项对超过32万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发现,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之间存在独立关联,很可能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
结直肠息肉就是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的总称,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 根据组织学类型,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HPs)、腺瘤性息肉(APs)和无蒂锯齿状息肉(SSPs)。其中,腺瘤性息肉和部分的增生性息肉亚型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 以往有研究显示,Hp感染可能会引发肠息肉的产生,但关联并不确切。 [2] 为了进一步研究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之间的确切关系,研究人员对17项相关研究(5个病例对照研究和12个横断面研究)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Hp感染与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形成关系密切,与无蒂锯齿状息肉无关。 也就是说,这项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不仅仅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罪魁祸首,也很可能是结直肠癌的致癌因素。 这是为什么?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表示,Hp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寄居在胃粘膜上,会产生多种酶类及代谢产物,不仅仅破坏人体胃粘膜上皮细胞,也对危害肠道健康。 可能的存在的机制包括: [1]
幽门螺杆菌也会增加肠癌风险 除了让你的肠道长息肉外,已有研究表明,Hp感染还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一项发表在《Colorectal Disease》期刊上的荟萃分析纳入了27项临床研究,包括3792例结直肠腺瘤病例和3488例结直肠癌病例。 [4] 结果显示,Hp感染者的结肠息肉和结肠癌发生率均增加。 另有来自德国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数据也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关。 [5] 尽管已有相关的研究,但证据还不足以把它们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的条件。根据《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包括:
建议采用的筛查方式有:结肠镜、乙状结肠镜、便隐血、CT结肠成像(CT仿真结肠镜)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技术。 [6] 简单来说,就是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直接剥离的,避免进行开腹手术。 那么,息肉切除后要如何注意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教授曾表示,“一般来说,不同的息肉、不同的腺瘤,复查的时间也不一样。如果息肉是一个简单的炎症性息肉,做了对症治疗后,可能5-8年去复查就可以了,如果息肉是个低级别的腺瘤,大于3个且小于1cm,治疗后3年左右复查就可以,但如果息肉大于3个且大于1cm,就属于高危个体,需要非常密切的随访,半年到一年就需要定期的检查。” 日常预防,你需要注意这些 根据《中国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共识报告(2021年版)》,Hp可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尤其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 所以,想要做好预防,最重要的是记住两点: (1)使用公筷、公勺,尽可能采用分餐制 在家里一起吃饭时,只要一个人体内有幽门螺旋杆菌,就可能通过筷子传染给其他人,这也是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重要原因。 外出聚餐采用公筷公勺,即使没有吃完的,也放心打包回家。 有条件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分餐制,就是做好菜后,直接分到每一个人的盘子中,自己吃自己的,从根本上解决传染问题。 (2)注意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吃蔬菜、水果前一定要仔细清洗,肉类一定要熟了再吃。 另一方面,洗手非常重要。 餐前、便后、照顾孩子前都需要认真清洁双手,建议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 参考文献 [1] Lu, Depeng, et al. "Association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 and Colorectal Polyps: A Meta-Analysis ofObservational Studies." Frontiers inMedicine 8 (2021). [2] Choi DS, Seo SI, Shin WG, Park CH. Risk for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TranslGastroenterol. (2020) 11:e00127. [3] Butt J, Epplein M. Helicobacter pylori andcolorectal cancer-A bacterium going abroad?. PLoSPathog. 2019;15(8):e1007861. Published 2019 Aug 8. [4] Wu Q, Yang ZP, Xu P, Gao LC, Fan DM.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neopla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lorectal Dis. 2013Jul;15(7):e352-64. [5] Yan Zhang, Michael Hoffmeister, Melanie N.Weck, Jenny Chang-Claude, Hermann Brenner, Helicobacterpylori Infectionand Colorectal Cancer Risk: Evidence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Study in Germany, American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ume 175, Issue 5, 1 March 2012, Pages 441–450 [6]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