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癌症与遗传性基因有关,乳腺癌、大肠癌最常见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形成了个人的体格、个性和智力,有时却连带致癌基因也遗传予下一代,怎办?原来约有10%的癌症是由遗传性致癌基因所致,当中乳腺癌及大肠癌更是较常见与遗传有关的癌症。专家指透过基因检测解读个人的基因密码,或能提早查找高危的致癌基因,继而采取预防或治疗等方法,减低潜在患癌或病变风险! 无论哪种癌症其实都是由基因突变所致,但引致突变的原因则可分为两类,包括先天、由父母配子(精子或卵子)传下来的遗传性致癌基因,而更多是后天环境促成的基因改变。 10%与遗传性致癌基因有关,乳腺癌、大肠癌最常见 养和医院医学遗传科主任林德深医生表示,大约10%的癌症个案与遗传性致癌基因有关,即从父母遗传了致癌的基因而引起癌变,余下九成则属于后天的细胞基因变异。而医学界近年陆续发现更多的致癌基因,当中以乳腺癌和大肠癌属较高遗传性的癌症,其他如脑癌、胰脏癌、肺癌、胃癌、肝癌及前列腺癌等亦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遗传性致癌基因引起的癌症一般都有以下3种特别表现,例如: 发病年龄会较一般个案更早; 病情趋向更为严重及快速恶化; 常见有多个肿瘤,例如双边乳房同时有肿瘤或单边乳房有多个肿瘤等。 林医生表示,若出现以上情况,医生会有理由怀疑遗传基因致病的可能性。过去曾参与研究,发现约3%健康人士带有遗传性致癌基因,推算全港可能有超过20万人带有这些致病基因,实在值得关注和重视。 不过,林医生阐释,虽然带有遗传性致癌基因,但并不一定会发病,惟患病风险肯定会较一般人高。以乳腺癌为例,外国研究显示,每8名女性中会有一人在70岁以前患上乳腺癌,若带有遗传性致癌基因则患病风险会飙升至45%至65%。 他续指,即使家族出现多宗同类或不同类型的癌症,也未必一定与遗传基因有关。家人有相似的成长及生活背景,故患癌可能是源于同样的后天环境因素所致。事实上,癌症虽然有遗传的可能,但即使父母患有癌症,只要他们的配子正常,子女患癌的机会并不会增加,但若他们的癌症源于带有致癌基因的配子,子女便有机会带有遗传基因,成为患癌的高危族群。 哪些人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随着科技进步,若怀疑家族有遗传性致癌基因,都可以透过抽血进行基因检测。林医生举例说,若母亲、姨妈及姐姐都患有乳腺癌、并同样有BRCA 1同一定点位的基因变异的女士,她便要考虑做检测,如带有同样的遗传性致病基因,便可以与医生磋商合适的处理。 林医生强调,基因检测主要是针对先天的遗传性致癌基因,因为这些基因存在于全身的细胞,至于后天出现的基因突变则无法透过检测作出「预告」。检测可以因应情况选择检测单一特定基因,亦可使用套组(panel)检测多个指定基因,甚或利用全基因外显子排序,检视全部2万多个基因,以了解自己是否带有致病的遗传基因。当然检测范围愈大,所需时间愈长,费用也愈高。 检测结果难料 宜做好心理准备 进行检测前,病人必须做好身心方面的准备。「病人应该尽量提供详细的家庭数据和病历,数据愈多、愈详细及愈准确,对医生的评估和诊断也愈有帮助。」现时基因检测的准确性相当高,病人在检测前亦要清楚自己接受检测的原因,并为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检测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因为结果或对生活及生育计划带来影响。 经检测后,病人若带有遗传性致癌基因,医生会视乎情况建议病人是否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或治疗方法。「例如利用药物降低患病风险、更早开始及更频密接受相关检查,或接受切除手术以阻截病变发生。」林医生称,若有足够理由,病人在计划生育时可以考虑利用生育技术帮助,减低致癌遗传基因影响下一代,但当中涉及的道德伦理亦需要仔细参详。 及早发现0期癌症 避免扩散 林医生指出,基因检测的目的跟体检相似,主要是希望及早发现潜藏的疾病,防患于未然。假如能在0期阶段已发现癌症存在,便可选择较简单的治疗方法,避免待癌症发展至晚期或扩散后才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