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岁男孩确诊结肠癌,孩子出现这一症状,家长千万别大意据扬子江晚报报道,近日,南京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了一名年仅九岁的结肠癌患者。孩子反复便血六年多,检查后的诊断结果竟是结肠癌。 九岁的小雨(化名)在三岁左右第一次出现便血,家长带往当地医院就诊,当时诊断为痔疮,建议回家观察。在此后的六年中,小雨不时就会出现反复便血的情况。家长以为是痔疮复发,没太在意。 直到去年底,小雨一直说自己肚子疼,家长带其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阑尾炎,但结合便血的症状,建议给孩子做个胃肠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在小雨的结肠处发现息肉,于是行肠镜下息肉切除,并进行病理分析。 然而,令大家没想到的是,病理结果提示:切除的组织为恶性肿瘤,诊断为结肠癌。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癌?”一时间,家人都没法接受这一结果。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转院至南京市儿童医院。 经过普外科和消化科多名医生的配合协作下,完成了小雨的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很成功,目前只需临床观察,无需进行放、化疗。 同样,杭州红十字会医院消化科近日接受了一名17岁的男性患者,也是称肚子疼到医院就诊,同时伴有发烧。医生在检查的时候能摸到腹腔内有不规则的肿块,CT和肠镜检查后得出结果——结肠癌。 专家提醒,近几十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趋势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却在不断攀升,虽然儿童结直肠癌非常罕见,但如果孩子反复便血,家长仍要引起重视。尤其是有相关疾病史的家庭。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做肠镜检查。 1.腹痛 腹部经常发生疼痛,腹胀会明显,这些都是结肠癌发病时可能存在的现象。 2.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 在结肠癌出现之后,排便习惯会出现改变。正常人每天会有一到两次的排便,这说明肠道功能正常。突然间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几天时间没有排便,或者一天中多次排便,排便的时间不固定,这些都是排便习惯改变的表现。如果身体有这些情况发生就要警惕结肠癌。 3.便中带血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了便血,这种情况跟结肠癌有关系。粪便颜色出现改变,原本黄褐色的粪便可能会变成了黑色粪便、柏油样粪便。当身体有这些特殊表现不能够忽视,还需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4.突然出现体重下降 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幅度下降,这是身体健康存在问题的标志。当身体患上癌症后除了降低消化能力,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在癌细胞发展时跟机体正常细胞争夺营养,体重下降表现就会比较明显。 1. 大便带血、腹痛腹胀,或出现大便性状以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2. 有肠癌患者的家族史; 3. 曾发现有肠息肉的患者; 4. 患有溃疡性肠炎的患者; 5. 40岁以上的人群。 1.坚持体育运动,避免肥胖的发生; 2.合理健康的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戒烟戒酒,避免烟酒对消化道的长期刺激; 4.保证规律的作息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