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预计为55.5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排第2,仅次于肺癌。另外,与多数国家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不同,近30年来我国男性和老年人群CRC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反观美国,得益于相对完善的筛查体系,其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自1985年开始持续下降,2011—2016年间65岁及以上筛查人群的CRC发病率以年均3.3%的速度匀速下降,2008—2017年间,65岁及以上人群的CRC死亡率每年下降3%,50~64岁人群的死亡率每年下降0.6%。 在我国,尽管20世纪80年代我国便在浙江部分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结直肠癌普查,但彼时部分医师和广大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知和对结直肠癌筛查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近日,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希望能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结直肠癌癌前病变与状态的认识并对其进行正确处理,最终实现降低结直肠癌(CRC)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标。《专家共识》经过多领域专家的讨论,共汇总形成了27条共识陈述,涉及CRC癌前病变和状态的概念界定、诊治要点和随访策略,是一部内容丰富、符合中国国情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综合共识。 中国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状态处理策略专家共识陈述汇总 【陈述1】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指被证实与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具体包括结直肠腺瘤、腺瘤病(息肉病伴异型增生)、无蒂锯齿状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以及炎症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等。(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2】在结直肠癌防控中,癌前状态一般用于描述患癌风险明确升高的临床状态或癌前病变的临床前状态,如炎症性肠病的慢性炎症、遗传或家族性结直肠癌的临床前状态等。(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3】我国绝大部分结直肠癌均在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由于存在相对易于识别的癌前病变和有效的筛查手段,结直肠癌在很大程度上可防可控。(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4】高龄、男性、家族史、吸烟、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肠病、不良生活方式如运动量减少(久坐不动)和高脂低纤维饮食等是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干预或筛查有助于减少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生。(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5】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降低结直肠腺瘤发生及切除后复发风险的潜在价值,但有可能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用于一般人群的获益有待进一步验证。(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6】高膳食纤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及腺瘤的发生风险,但尚需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确定具体膳食纤维类型、服用量及时间。(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7】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叶酸对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预防价值不确切,暂不推荐用于一般人群的药物预防。(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8】某些中草药及草本植物提取物(黄连素等)对预防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内镜切除后复发有一定前景,但仍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86.2%) 【陈述9】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诊断和随访的金标准,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是减低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漏诊率的关键。(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0】鉴于我国目前结肠镜资源情况,推荐人群筛查采取分层筛查策略,机会性筛查也可在结合受试者意愿后参考分层策略实施。结直肠癌筛查评分或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有助于风险分层,富集高危人群,优化结肠镜资源配置;粪便DNA检测具备潜在的筛查价值,但需更多临床证据的支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11】应提高公众对于结直肠癌预防和筛查的知晓度,充分了解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危害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还将有助于我国结直肠癌的防治。(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2】在筛查过程中应根据筛查原则,充分结合人群意愿,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筛查参与度。(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100.0%) 【陈述13】乙状结肠镜与结肠CT成像具备一定筛查价值,但在我国开展较少或成本相对较高,暂不推荐用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肠胶囊内镜、血浆Septin9甲基化、粪便M2-PK等技术对我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尚不明确,有待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14】对于初筛高危人群或选择结肠镜筛查的平均风险人群,推荐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100.0%) 【陈述15】高清白光结肠镜检查是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式,电子染色内镜对提高病变检出率具有潜在价值,需要进一步临床证据支持。(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96.6%) 【陈述16】人工智能辅助识别技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及操作经验不足的医师。(证据质量:高;共识水平:96.6%) 【陈述17】推荐采用巴黎分型描述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形态。(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96.6%) 【陈述18】在内镜下评估病变大小时建议使用客观参照物辅助下的标准化测量方法。(证据质量:低;共识水平:8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