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仅17岁就查出结肠癌!医生痛心:要是早点做这个检查就好了据《杭州日报》报道,17岁的男孩江江(化名),最近总觉得肚子胀痛,一开始父母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但症状好几天都未缓解,还伴随发烧,看着孩子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才觉得不对劲,赶紧带他去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江江的的腹腔内有鸡蛋大小的不规则肿块,感觉不妙。果然,CT结果显示回盲部团块、肠梗阻。然而,经过一项一项的检查排除,入院第3天肠镜,结果却发现了结肠癌晚期!
医生在了解病史的过程中得知,江江没有癌症家族史,生活也比较规律,没有不良饮食习惯,只是在半年前发生过一次肠梗阻,当时在当地医院简单治疗后好转,后续没有做肠镜,也没有细究病因。 医生很遗传的表示,按照江江目前的状况,存活时间可能只剩半年,手术机会也没了。 年轻人比老一辈 患肠癌的风险更高 近年来,肠癌的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临床中,30岁以下的青年罹患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约占总患病人数的10%。 美国癌症协会(ACS)曾做过大量研究分析,发现1990年左右出生的成年人患结肠癌的风险,是1950年左右出生的2倍,直肠癌风险则为4倍。
其中原因,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脱离不了干系: 1、“吃”出来:饮食不健康、无节制。 总吃辛辣刺激、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会导致肠蠕动缓慢并积压在肠中,粪便中的有害成分一直刺激肠粘膜,久而久之会发生癌变;另外常常吃宵夜使肠道总在休息时间“加班”,会加重其负担,长此以往,会导致肠癌机能减退。 2、“坐”出来:久坐不起、缺乏运动。 虽然久坐不属于癌症的高风险因素,但有研究发现,久坐办公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适当运动可降低患直肠癌、结肠癌的风险。 3、“拖”出来:对排便习惯不重视。 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都会造成排便习惯的改变,但是很多人却没有重视起来,便秘、腹泻、腹痛等情况都表示肠道出问题了,如果不重视一直拖着,可能就会拖成肠癌。 有这5情况 快到医院做个肠镜吧 发现早期肠癌最简单便捷的筛查方法有: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 肠镜的优势有3方面: 一是可以肉眼观察病变,更直接; 二是通过肠镜可以进行活检,要知道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永远是病理学诊断; 最后就是,一些肠道病变可以通过肠镜微创治疗,减少外科手术的创伤。
以下人群属于肠癌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1、出现大便带血、腹胀腹痛,或出现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明显消瘦等症状。 2、有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 3、曾经发现有大肠息肉的人。 4、患有溃疡性结肠炎5-10年以上。 5、有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血缘近亲属。 6、40岁(或45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 也就是说,年龄到40岁以上,不管有没有上述不适或高危因素,都应该对肠道检查予以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