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了个火龙果,“揪出”个大肠癌!火龙果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它也是含花青素极高的一种水果,口感好,营养丰富,无论南方北方,大家都很熟悉。 市场上常常能够见到两种:一种是白心的,一种是红心的。 红心火龙果,相比白色果肉的多了一种名为“甜菜红素”的成分,一般呈现出漂亮的紫红色,对酸碱都不敏感。 由于 “甜菜红”不能够被人体完全消化和吸收,没有被彻底分解代谢掉; 因此,会有部分溶于水引起尿液变色,剩余没有溶于水的色素就会导致大便变色,这并不是血尿或便血。 但是,还是有人担心, 然而,这次的担心还真不是杞人忧天! 家住郑州某县的一位老太太,今年63岁,是一个阳光、幸福、健康的退休老人。 几天前,因为吃了一颗红心火龙果,晚上解手的时候,竟然喷出来了大量红色的“血便”! 这可把老太太吓坏了,赶紧给远在省城做医生的女儿打电话,女儿听了这话,起初也是吓了一大跳,按照消化道出血的一般诊断程序要进行如下步骤: 判断出血是真还是假? 根据出血的颜色大致判断出血部位, 根据出血的部位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 这第一步,按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需要首先排除食物和药物的因素,这红色瓤的火龙果,本身就会引起红色的大便! 可是细心的女儿还是不敢掉以轻心,赶紧把母亲接到了身边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体格检查,老太太的眼睛结膜没有苍白,皮肤也没有贫血的表现; 腹部未见包块及压痛; 血常规,血常规血色素仍然在正常范围; 肛诊,外科医生认为手指套上有血迹; 难道真的有消化道出血?这会不会是火龙果的干扰呢? 虽然开始检查前医生和老人的女儿做了认真的讨论,他也坚信老人是假的消化道出血(由红色火龙果引起的红色大便)。 老人也没有任何的不舒服症状,也许老太太的检查并无病情的需要,但是,按照平时医生所说:但凡是早期癌症,都是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那是没病找病找出来的病! 鉴于两个原因: 老太太有近亲家属肿瘤家族史; 从未做过胃肠镜检查。 虽然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初步检查基本也可以排除消化道出血可能,医生觉得还是有必要“小题大做”,对其做一次胃肠镜排查是非常必要的,看看老人究竟有没有问题! 那天上午,一切准备停当,医生先给老人首先做了胃镜检查: 咽部无异常 胃底无异常 胃窦无异常 十二指肠球部也未见异常 十二指肠降部还是正常 接着结肠镜检查,当镜子刚刚进入肛门,在直肠的部位,就看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息肉: 这里有一颗直肠息肉 直肠,可见残留的果肉残渣及种子看起来很像出血 冲洗后并未见异常,可见指检的出血也是火龙果搞的鬼 然而继续进镜,在乙状结肠距离肛门17~20cm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直径3cm的溃疡样病变。 凭经验判断,应该是癌! 于是这处病变取了组织,送去做病理检查确诊:距肛门17-20cm处3cm之溃疡性病变。 虽然这不是能够通过镜下切除的早期结肠癌,但是也应该是个不算太晚的乙状结肠癌!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加上综合治疗,常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再审视这次诊断,按照消化道出血临床思维的常规套路:这个患者基本可以判定是火龙果引起的假出血,而且患者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和体征,血检也没有发现贫血。 如果按照常规,没有必要做胃肠镜检查, 那么,她的癌症就百分之百漏诊了! 后果呢?不言而喻! 所以,作为一个医生,既要细心,更要负责,既要遵循“套路”,也要灵活应对。 一般在临床上,我们都会建议超过40岁的人,无症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这并不是多此一举,更不是乱开检查,是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 像这个案例,我们不妨这样假设一下: 如果患者在四五十岁做一次肠镜,那时候一定还是个良性的小息肉; 如果早发现1年,肿瘤肯定不会有3cm这么大,应该还是内镜下还可以切除的早期癌;既不用开刀,也不用化疗; 即使现在发现,也不算晚,不能内镜下手术,通过腔镜、或外科手术,还是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再晚上个一年半载,甚至等到出现真正的便血、腹痛、贫血、消瘦等症状再来检查,一切都来不及了! 所以,需要强调的还是老生常谈—— 人过中年,一定要做一次肠镜! 原因其实很简单: 1、结直肠癌症状非常隐蔽,在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不典型; 息肉更没有症状,只有肠镜检查时候才能够发现;其他如CT、彩超、核磁等,则无能为力; 2、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是预防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3、人到40岁,超过20%的人长有息肉,过了50岁,超过30%的人有息肉;60-70岁的人比例会更高; 4、发现息肉和早期肠癌,治疗非常简单,在内镜下就可完成,省钱不说,创伤也小,对预期寿命几乎没有影响! 强烈建议:以下人群要及时做个肠镜: 1.40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不能仅当痔疮治疗,直肠癌患者80%首次就诊被误诊为痔疮或漏诊; 3.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 4.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6.有慢性阑尾炎或已切除阑尾仍有右下腹疼痛者以及胆囊切除术后; 7.贫血、恶性贫血,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发现腹部肿块者。 作者 | 梁教授 来源 | 胃肠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