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享】24岁结肠癌患者手术助力获良效!患者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男,24岁 【疾病类型】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pT3N1cM1 IVa期)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肝脏结节热消融术,术后我们予其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门冬氨酸鸟氨酸护肝、氟比洛芬酯镇痛、腹腔热灌注治疗、伤口定期换药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0天,术后3月、半年、1年复查各项检查,终生随访。 【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已恢复半流饮食,排气、排便正常,伤口愈合情况: II/甲。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胸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小林自述现大便正常,无特殊不适。 一、初识患者 门诊遇到一位满脸忧愁的年轻小伙,小伙子姓林,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他告诉我们1年前他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大便变稀、变烂,偶有带血。症状出现不久后,他就到社区医院就诊,医生说他是内痔,于是就进行了药物治疗。但这一年来症状反反复复,近半年饮食欠佳、体重也降低了10斤。1周前小林发现大便带血更频繁,于是到外院就诊,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距肛门20cm可见环腔不规则溃疡。活检病理提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在家人的建议下小林今日来到我院就诊,他很担心自己病情希望能够入院系统治疗。随后我以“乙状结肠癌中分化腺癌”收入我科。 患者的治疗过程 入院后,立即为小林完善了各类检查。体格检查提示腹部正常,腹式呼吸存在,腹壁静脉无扩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膜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明显异常,Murphy征阴性。腹部鼓音区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上平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肝区无叩痛,脾浊音区正常,胆囊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及摩擦音。肛门指诊:侧卧位,肛门外观可,未见明显痔核及瘘管,指诊直肠壁光滑,未及明显狭窄及占位,推指套污染血。给他进一步做了全腹增强CT(图1),结果提示 1、乙状结肠管壁增厚,形态固定,考虑乙状结肠癌可能; 2、肝S8结节及左下腹腔淋巴结肿大,不排除外转移。肿瘤标志物等未见明显异常。 (图1 全腹CT提示乙状结肠癌可能) (图1 全腹CT提示乙状结肠癌可能) 在后续的沟通中,我们还了解到小林平时喜欢吃麻辣烫,还喜欢配上冰凉的冷饮,由于平时学业繁忙,平时吃饭也不规律,常常暴饮暴食。小林还告诉我们他的妈妈也曾被诊断为乙状结肠癌。 结合小林的病史、家族史、症状及各项检查。我们明确诊断他为1、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2、肝脏占位:转移癌?小林的的情况属于癌症晚期,通常应维持化疗或转化治疗,但是我们在小林CT结果中发现他的肝脏存在占位,癌转移可能性较大,且其肝脏处病灶较小(1.2cm),数量少(2个)。 因此我们建议他进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联合肝脏结节热消融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是目前针对乙状结肠癌最直接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通过分离并完整切除结肠系膜和肿瘤淋巴引流区域,同时结扎供应血管,达到最大化清扫淋巴结,从而降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 此外,我们还将行肝脏结节热消融术,该术主要是利用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去直接杀伤癌细胞。在得到小林及其父母的同意后,小林于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肝脏结节热消融术,术后我们予其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门冬氨酸鸟氨酸护肝、氟比洛芬酯镇痛、腹腔热灌注治疗、伤口定期换药等。术后病理(图2)提示(乙状结肠占位) 中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浸润肠壁全层至肠外脂肪组织。两断端未见癌。肠周淋巴结显慢性炎,未见癌(0/25),肠周脂肪组织内见癌结节枚。送检“远端切缘”未见癌。经过20天的手术及治疗后,现小林各方面恢复良好出院。 (图2 术后病理结果) 注意事项和治疗效果 三、患者在治疗中注意事项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小林现在各方面恢复较好,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已恢复半流饮食,排气、排便正常,伤口愈合情况: II/甲,已拆线。我们嘱咐小林出院后尽快到肿瘤科进行放疗和化疗。此外,我们告诉他生活中注意是否出现身体其他不适,警惕癌细胞转移,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且我们还建议他如果有条件可以去进行MSI基因检测。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