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科普】防癌治癌 要趁早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朱春荣 刘桉兰
防癌治癌,要趁早,这不仅关系治疗费用、治疗效果,甚至生死。以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结直肠癌为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可以达到90%,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则只有10%左右。但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出现明显症状患者就医,常常已至晚期。因此亟须广泛开展肿瘤早筛基地等类似的政策工程,推广肿瘤早筛理念,通过社会各界、各级医疗机构协调配合,引起居民对肿瘤早筛的广泛关注并积极落实,共同促进结直肠癌的防控工作,实现有效控制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标。 早预防是王道 结直肠癌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约有90%的病例都是 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预防结直肠癌,需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 结直肠癌病因尚未具体明确,但其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如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过多的脂肪蛋白质摄入、缺乏膳食纤维、年龄、肥胖、人种、吸烟等。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者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高危人群。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如本身为肠癌好发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肠癌的早筛早检,在自身原发病的治疗随访中监测肠癌是否发生。其次,针对其他人群来说,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积极运动,戒烟限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定期体检,是避免发生结直肠癌最简单也最重要的措施。 精准早筛早发现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吸收功能主要发生在右侧结肠。此外,结肠能分泌碱性黏液以润滑黏膜,也分泌数种胃肠激素。直肠有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一部分药物;也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直肠下端是排便反射的主要发生部位,是排便功能中的重要环节。 结直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主要有下列症状: 1.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的改变。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液或黏液,直肠癌还会有直肠刺激症状,如肛门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 2. 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饱胀感。 3. 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 4. 肠梗阻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 5. 直肠癌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如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血尿等,或其他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达晚期,因此,需强调健康人群的定期体检,包括胃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粪便基因检测等。肠镜筛查等,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MDT带来最优诊疗 对结直肠癌来说,日新月异的诊治手段不断更新,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根治性手术、传统放化疗、转化治疗、射频消融等治疗方式的不断进步,为早期甚至晚期复发转移患者达到根治提供可能。 结直肠癌患者初始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结直肠癌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数据均显示其对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能产生有益影响。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因此需要包括外科、内科、放射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营养科等多科室通力协作,在疾病检测、诊断、治疗等环节密切交流协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保证治疗过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案,整体提高治疗环节的高效性、严谨性、准确性,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另一方面,日常工作中医生通常更多关注疾病本身,而忽略患者的心理问题,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更多关注患者身心,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将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肿瘤治疗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结直肠癌复发转移是患者谈之色变的概念。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许多结直肠癌复发转移同样可能治愈。寡转移是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潜在可治愈的状态,即虽然发生了复发转移,但病变尚局限于局部,只要尽早发现局部的孤立性转移病灶,就能够通过手术切除来根治。基于对患者病情的充分评估,结直肠癌寡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可以将手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患者,能够直接通过手术切除来根治;不能将手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患者,可以通过转化治疗使肿瘤逐渐缩小,进而通过手术治疗或局部治疗来达到根治的效果。 曾有一名63岁患者。2015年5月因“饮食过量后恶心呕吐”就诊,查B超示肝脏多发占位,肠镜活检病理:(结肠肝区)腺癌。经完善一系列检查后诊断为结肠腺癌肝转移,且左右肝广泛转移,无法切除。行转化治疗等待手术机会,化疗多次后肝左叶病灶显著缩小,肝右叶病灶消失,可行手术切除。2016年分次为她行结肠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手术,结肠及肝脏病理回报均未见肿瘤细胞,成功达到完全缓解,无瘤生存,术后定期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恢复良好。 “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