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张大伯(化名)家住温州瑞安,今年初刚从化工厂办完退休手续。不久,家里分到了拆迁新房,老两口一头扎入火热的装修施工中。张大伯干劲十足,每天都去新房转转,去市场买买装修用品,日子过得很充实……
没想到祸从天降,每天酒喝半斤、烟抽1包、饭吃2碗的张大伯因为声音嘶哑不愈,居然同时被查出三种癌,“我今年刚刚退休,还没好好享享清福,怎么就得了那么多癌?”张大伯一家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今年3月,张大伯突然声音嘶哑,妻子反复劝其去医院就诊,就是不听,自认为是装修过于疲劳,可能得了咽喉炎,自行配了点口服消炎药,自觉略有好转,但声音仍然嘶哑。
7月底,张大伯突然痰中带血,妻子赶紧陪他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喉部有肿物。医生喉镜检查时切取部分肿物送病理检查,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张大伯这才慌了神,全家总动员全省找名医。经多方打听,在杭州工作的女儿获悉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擅长喉癌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应用激光技术开展喉癌的微创手术方面颇具盛名,赶紧将父亲送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
经过面诊,苏立众为张大伯进行了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张大伯喉部的肿瘤范围很大,而且了解到张大伯是个典型的“烟酒生”,四十年来烟酒不断。苏立众根据经验判断,张大伯喉部肿物肯定非常不友好,越快开刀治疗效果越好。
经过喉部增强磁共振、喉部增强CT、胃镜等相关检查后,苏立众发现,患者喉部肿瘤范围很广,侵及声门下区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二侧甲状腺也有占位,怀疑甲状腺癌。考虑到癌症是否会有全身远处转移,细心的苏主任建议患者做一个全身PET-CT,没想到PET-CT还真发现了问题,结肠肿瘤占位,高度怀疑结肠癌。
喉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三种癌可能同时存在,病人情况复杂棘手。是先做喉癌甲状腺癌,还是先做结肠癌,又或三种癌同时手术?病人能承受这几个大手术吗?
苏立众立即组织MDT(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希望结合医院多个科室的力量,从不同专业的视角,为张大伯制定一套最优的治疗方案。
于是,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头颈外科主任谭卓、肛肠外科主任屠世良,以及放疗、化疗、病理、放射等科室的主任专家很快坐到了一起,仔细讨论、反复推演、酎斟利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对术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
与家属充分协商沟通后,专家们一致决定联合手术,先由肛肠外科给张大伯行腔镜下结肠癌及其淋巴结清扫术,紧接着头颈外科和耳鼻咽喉科同时行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全喉切除术+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完善一系列术前准备后,张大伯被推进了手术室。先由肛肠外科主任屠世良操刀,运用愈合快、创伤小的腔镜技术,进行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切除了5.0*4.2*0.6厘米的肿瘤;紧接着调整患者体位,耳鼻咽喉科主任苏立众和头颈外科主任谭卓联手进行了双侧颈淋巴结清扫+全喉切除+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切除的喉部肿物3.5*3.2*2厘米大小,侵及甲状软骨,自声门上贯及声门下;甲状腺肿物1.0*1.0厘米大小。两位主任手法精炼、配合默契。
整台手术在麻醉科常务副主任严美娟以及手术室护士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惊天动地”的上下联动,所幸有惊无险,张大伯身上的三种癌先后被顺利切除。
苏立众主任表示,尽管肿瘤属于局部晚期,但手术已完整切除,加上后期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专家组一致认为,张大伯的预后还是乐观的。
目前张大伯病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回家。
浙江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应用激光技术进行喉癌的微创手术,使患者既彻底切除了癌肿,又保留了喉的讲话、吞咽及呼吸功能,又无需气管切开,住院短、恢复快。省内率先开展晚期喉癌病人的全喉切除同时进行发音钮发音重建。应用鼻内镜微创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及鼻腔鼻窦肿瘤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应用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治疗鼾症取得较好效果。
浙江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结肠、直肠、肛门部疾病的诊治及临床研究30余年 ,在大肠肿瘤、炎性肠病、便秘及痔、瘘、裂、脱等常见肛门疾病的诊治和疑难、重危病人的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类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口腔癌 、腮腺肿瘤、喉癌、甲状腺癌等),熟练开展各类甲状腺腔镜手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达到美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