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吴阿姨写了这样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我是一名70岁的癌症患者,2019年8月肠镜查出中分化直肠腺癌,我拒绝了手术与化疗,希望中医能解决问题。但是虽然也找过一些中医治疗吃中药,效果却不理想,核磁复查资料显示病灶在逐渐增大。2019年8月病灶肠段是5公分,2019年11月病灶肠段缩小至2.9公分,2020年3月又增大到4.9公分,2020年7月又增大到7.5公分,2020年11月又增大到8.4公分,2021年3月又增加到了9.2公分。
在疾病的困扰中,我无意中发现了黄金昶教授的两本书《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书中黄教授的肿瘤治疗思路与众不同,中西医结合而且是中药、针灸、艾灸、脐贴、拔罐综合治疗,我决心找黄教授试试。
2021年2月25日我终于挂上了黄教授的专家号,黄教授建议我尝试一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就是用西医化疗的方法,同时用中医的中药、针灸、艾灸、脐贴、拔罐等方法保驾护航。
2021年3月9日我住进了北中医三院针灸微创肿瘤科的病房,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化疗。由于我的肠胃异常敏感,一次化疗都难以承受,整日恶心呕吐没有食欲,尽管针灸、艾灸、脐贴都用上了,还是缓解不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虽然非常难受,但我却发现大便情况很有好转。
既然化疗进行不下去了,我和主治医生徐林大夫商量不再化疗了,以后就吃中药、针灸治疗,因为我发现针灸治疗对我还是很有效果的。
出院后,我就吃黄教授的中药,每周找徐林大夫扎两次针灸。徐林大夫针灸技艺非常娴熟,针感很强。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大便情况日益在好转,大便次数从之前每天4、5次减少到2次,排便时间也慢慢固定在早晨,基本是早饭前1次,早饭后1次,大便性状不干不稀逐渐呈香蕉状了,便血及黏液也大大减少了。真的感觉身体有好转!
本周二去友谊医院复查,血生化和血肿标除了低密度脂蛋白略高一点,其他均在正常范围内,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均正常无占位,非常关键的腹部核磁检查因人多排到了6月24日,等核磁结果见分晓再来报喜!感谢黄教授!感谢徐林大夫!感谢黄金昶团队!
这位吴阿姨,确诊直肠癌两年了,因惧怕手术,坚持中医治疗。在确诊一年半后,口服各种中药尝试,疾病依然进展。今年2月底,来到了我们团队治疗。
虽然知道患者惧怕西医治疗,但在做足思想工作后,还是按照规范,给予全身化疗,配合中医治疗,以期望达到更好的疗效。奈何她的胃肠道功能很弱,吐的厉害,尝试各种治疗均不能缓解,因此继续选择了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期间,症状缓解明显,吴阿姨对此次复查信心十足。当然,结果也是不错的,下面是治疗前后的报告对比: 从治疗前后的两次报告我们看到,病变范围较前缩小,长度缩短,厚度没有变化,淋巴结明显缩小。而从患者自身的感觉上看,大便较前明显增粗。根据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很有可能病灶较前变软了。我们目前也调整了治疗方案,再过三个月的复查准备做肠镜看一下。 对于直肠癌的治疗,我们团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包括低位直肠癌针刺配合化疗保护肛门功能、术后针刺控便、直肠癌放化疗期间副反应的处理等等,疗效肯定,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好的疗效,源于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同时针刺的引入,使疗效倍增。 在NCCN指南中,结直肠癌在一起讨论治疗方案,但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结直肠癌的用药应有所区别。 从中医角度讲,直肠癌偏热,结肠癌偏于寒。而根据转移部位不同辩证,出现淋巴结转移,多为痰湿,锁骨上的淋巴结转移多为痰火,腹股沟淋巴结多为寒湿;而出现肝转移时,多为肝血虚;当出现骨转移的时候,多为血瘀夹有热,但当骨转移为多处时,多见阳虚、元气不足。 大肠虽为独立的六腑,但与脾胃关系密切。大肠受脾胃化生气血的荣养,也容易受脾胃痰湿所困,因此治疗大肠癌主要在于调脾胃。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喜辛凉,故治疗大肠疾病也应使用辛凉之品。 大肠属脾胃所主,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痰湿不运,出现淋巴结转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生血不足,肝失所养,易出现肝转移,土为金之母,脾胃虚弱则肺失所生,则多见肺转移,因此调理脾胃是治疗大肠癌的根本。 临床中黄金昶教授采用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在此基础上把大肠癌分为偏热、偏寒两大类。大便偏干、排便臭秽者偏热;大便次数多,腹泻,大便清稀者偏寒。偏热者加用三物黄芩汤,偏寒者加用四神丸。
腹痛,加白芍30g、乌药10g缓急止痛;
大便次数多,腹泻,因虚引起,加炙甘草30g、泽泻20g,升麻6g,赤石脂30g,禹余粮30g;
如腹泻因放疗引起,加葛根芩连汤;
里急后重者加用木香10g,白头翁15g,当归10g;
阳虚腹泻者,加用制附片10g,吴茱萸3g,补骨脂30g;
腹胀、纳差者,加厚朴15g,大腹皮15g;
阴虚便秘者,加生地黄30g,当归15g,苦参15g,黄芩10g;
顽固性便秘者予生白术60g,全瓜蒌20g,肉苁蓉30g,败酱草30g,火麻仁10g,枳实10g。
该患者口服药物在基础方之上按以上进行加减,疗效肯定。 近年来随着针刺的引入,在直肠癌治疗中,我们加入了下腹部结节的松解,抖腹直肌、八髎、长强、会阴针刺,提高了化疗的有效率,同时也为像吴阿姨这种,不愿意手术切除,又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提供了带瘤生存的机会。 临床中,我们观察到,针刺和药物的联合应用,有着1+1大于2的治疗效果,从上面患者的疗效即可看出。我们团队还会不断地探索,争取让更多患者获益。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