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开始回顾刘国彦专家分享的课程
“结直肠癌防治的专业解读”
很多人普遍会把息肉与结直肠癌联系起来,刘教授从肠道息肉、结肠癌、直肠癌以及筛查与早诊早治几个方面与观众交流分享。
肠道息肉:指粘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未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直肠是息肉多发部位,并常常合并有结肠息肉。
肠息肉病:数目多于100颗的息肉,并具有特殊临床表现。
它的病理分型为下图所示:
临床表现:间断性便血,为鲜红血液,不与粪便相混,量较少。直肠下段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樱桃状,便后自行缩回。并发感染或溃疡时,可见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息肉病:腹泻、血腥粘液便、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影响发育等。
影像学表现:钡灌肠可见肠内轮廓光整的充盈缺损多发性息肉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带蒂的息肉可显示其长蒂,有一定的活动度。
息肉病表现为直肠、乙状结肠及结肠其他部位有大大小小的充盈缺损,在粘膜相上出现无数轮廓光整葡萄状的块影充满肠腔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病理属于错构瘤,可癌变出现于全消化道,小肠最多;口唇,手足色素沉着(黑斑)易合并肠套叠和肠道出血由于病变广泛,无法手术切除,当并发肠道出血或肠套叠,作部分肠切除。
家族性肠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5号染色体长臂的APC基因突变;
●息肉出现于青年,易癌变;
●大肠多见,很少累及小肠;
●发病确诊后必须手术治疗。
治疗:
●内镜电灼、冷冻切除。
●手术切除:经肛门切除 直肠下段息肉。
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TEM) 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
预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在息肉发生癌变前切除病变肠管,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普查和随访,认真登记家谱对发现高危人群非常重要。
结肠癌 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逐渐老龄化,好发部位依次是乙状结肠、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
病因:
●癌前疾病,包括①腺瘤:结肠癌约半数来自腺瘤的癌变②溃疡性结肠炎环境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①精神因素②钼的缺乏③阳光与维生素D的缺乏。
临床表现: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粘液脓血便
●腹痛:持续定位不确切的隐痛或腹部不适。
●腹部肿块
●肠梗阻症状:晚期表现,慢性低位不完全肠梗阻,表现便秘和腹胀
●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
诊断:高危人群40岁以上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便潜血阳性
●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精神创史
影像学表现:
钡灌肠——增生型(向腔内生长的菜花状或息肉状充盈缺损,外缘不规整,境界清楚,局部粘膜皱襞破坏消失。肿块较大引起钡剂通过受损,可扪及肿块) 浸润型(多呈向心性环形狭窄,僵硬,边缘光滑,病变区与正常肠管分界清楚,粘膜皱襞破坏消失,结肠袋消失,常伴有梗阻溃疡型)
治疗:
●根治性手术:切除范围包括癌肿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城淋巴结
并发急性肠梗阻时手术原则:
右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一期盲肠造口,二期根治切除;无法切除时,行短路手术
左半结肠癌:梗阻近侧横结肠造口,二期切除;无法切除者姑息性结肠造口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癌第二位。近年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直肠癌发病率则有所下降,两者约为1:1。
直肠癌的 病因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
病理:
●大体分型:
①肿块型(菜花型):肿块向肠腔生长,浸润浅表而局限,预后较好
②溃疡型:多见,50%以上。为圆形或卵圆形,中心凹陷,边缘凸起,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早期可有溃疡,易出血,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③浸润型癌:亦称硬癌或狭窄型癌。癌肿沿肠壁浸润,使肠腔狭窄,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病理分型:
腺癌:占75%—85%
粘液腺癌:占10%—20%
其他有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临床表现:
●症状:便血(最常见);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频率改变,粪便管径变细,里急后重及排便时肛门疼痛等);
腹痛;
腹部肿块(以右侧大肠癌居多);
阻塞(以乙状结肠、盲肠及脾弯曲最多);
穿孔(以乙状结肠最常发生,盲肠涨破最多)
●体征:直肠指诊多可扪及直肠内肿块,指套上染有血迹,晚期可有狭窄,手指不能通过。
诊断:常规诊断有肠镜、直肠指诊;指南推荐的是盆腔高分辨率核磁
关于特殊人群的诊断:
治疗:
●根治性手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经腹直肠癌切除手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
●局部切除术:经肛局部切除术,TEM;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术
高风险人群:
●大便潜血阳性;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本人有癌症史;
●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符合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等任意2项者。
筛查:
●基于高风险因素的问卷调查
●粪便潜血试验
●直肠指检
●结肠镜检查
●色素内镜
●电子染色内镜
刘教授强调,不要把对结直肠癌的畏惧转移到对息肉的恐惧上来。
患者已经是结直肠癌晚期,并且转移了,其他治疗还要继续吗?可以进行中药调理吗?
我个人会把年龄作为第一个最重要的区分点。现代科学对于肿瘤的治疗进步是非常大的,我们处理过的一些晚期的、转移的案例,治疗效果也是蛮好的。所以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好好治疗。中药调理效果是不错的,但是我建议将其做为辅助手段。
直肠癌手术之后便秘应该怎么调理,可以服用什么药物呢?
我们医院有探索一些自己的方法,基于中西医结合的原理,效果还是不错的。术后发生便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手术切除范围影响,另一方面是手术后的恢复问题。
患者两周前刚做完直肠癌手术,感觉腹部疼痛,吃不下东西?这种情况是否是肠梗阻?可以吃药、贴药或者其他方法来进行缓解吗?
我的建议是去医院复诊。如果是腔镜手术,应该早就不会疼痛了,如果是传统手术则有可能会存在疼痛。至于肠梗阻,术后两周一定会伴有腹胀、呕吐和腹痛三个特征。
直肠癌术后三个月,一直拉肚子,这种情况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能恢复正常呢?
这属于肠道术后功能恢复一个常见的问题,我们一般认为会要持续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我们医院对此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中药来调理,效果还是很显著。
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个人生活习惯改变的问题。疾病和本人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是不分离的,所以我们治疗便秘大部分都是跟病人讲道理,而不是用药。
患者结肠癌手术后半年发生肝转移,现在在使用西妥昔抗治疗的药物,但目前皮疹严重,有没有其他更好办法呢?
这里病例里,医生的处理和病人的诉求是两件事。所以治疗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偏差。
直播最后,刘教授与观众进行了现场连麦,直接1对1与观众交流答疑。
结肠癌转肝多发占位,做了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前癌胚指标30多,术后飙升到400、600、1200多,于是回医院开始进行化疗,目前肝肿瘤还没处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治疗?
当时让我分两步做,肝脏这部分还剩4点几公分,而且有钙化现象。所以他们不排除癌指标升高是因为肝脏部分引起的。
你年龄偏轻,癌指标这么高的话,应该是来自肝脏和其他地方。你现在的治疗方案属于比较经典、传统的方案,目前的科学进步很大,有很多探索性的方案。要从一个整体来看,综合考量身体多个指标,再来确定具体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