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癌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胃肠外科专家张相良科普系列专家介绍:张相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结直肠癌是发生于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也称为大肠癌。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诊治的关键。 结直肠是一个中空的有弹性的管道,且容量很大,所以早期症状通常轻微或晚期才出现。因而,60%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播散。常见的症状有大便带血、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近期出现腹部绞痛、排便不净等。但这是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所以高危人群必须及时筛查,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大肠肿瘤家族史或一级亲属有相关肿瘤;既往大肠腺瘤或癌症病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史。 得了结直肠癌怎么办?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可分为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在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绝大多数早期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当肿瘤进展到晚期时,单纯采用手术治疗已无法根治,但仍可通过手术治疗来减轻体内肿瘤负荷,解除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在腹部打开一个20~25厘米的切口,由于切口大,病人的创伤也相对较大,术后的恢复是比较慢的。近年来微创腹腔镜手术应用越来越广,腹腔镜手术只需要打开几个小孔(直径约0.5~1.0厘米)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期肿瘤病人,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总生存期延长。 结直肠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是肠道的手术,术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肠道手术会不会影响排便功能呢?从最近的来看,术后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吻合口漏、骶前出血、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排便困难或便频、人工造口并发症等。因此,在术后除了按医嘱进行照料病人外,也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具体情况,有事及时找医生。 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更多人来说,吃是极为重要的一节。那么,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什么时候才能运动,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进食呢?一般而言,在手术2天后,切口疼痛减轻,患者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了;等到术后3-5天,就可以下床运动了。术后运动有助于帮助身体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也应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要遵从医生的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运动的时间和量。术后的禁食时间与所采用的手术有关。在对结直肠没有进行切除的情况下,于3-4日肛门排气后就可以进食;但当切除部分结直肠并进行了断端吻合时,所需要的时间就要久一点。术后饮食要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来逐渐过渡,一般从清流食,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软食,最后过渡到普通饮食。 此外,结直肠癌切除后也不代表这病完全“根治”了。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肿瘤性质制定方案,给予化疗、放疗与免疫疗法。具体的方案需要患者及家属与医师进行充分的沟通来确定。 但是,治疗完成后,更多的患者会担心自己这“病”会不会复发,癌症会不会重来。这时,就需要进行检测和随访了。在前2年,每3-6个月患者就要去医院体检一次,查一下肿瘤标志物、做一下腹/盆超声、胸片、CT、MRI等检查。然后在第3-5年,患者则是每半年到医院去检查一次,5年后则是每年一次。在术后1年内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有异常就1年内复查,没有异常就3年内复查;然后5年一次;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的大肠腺瘤都要切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