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悉尼大学添新证据:广泛存在于巧克力、口香糖中的这种物质会导致大肠癌!研究发现:一种常用的食品增白剂二氧化钛会影响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并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疾病或结肠直肠癌。
二氧化钛,俗称钛白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与药品的色素添加剂,其作用为调色增白,在口香糖、沙拉酱、膨化食品、糖果和巧克力等900多种常见食品中都能够找到。 在过去的十年间,二氧化钛的消耗量大大增加,并且已经在一些医疗领域中有所应用。尽管二氧化钛是得到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安全性。而近期,来自悉尼大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存在于许多食品中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实质性的有害影响。 该研究发表于《营养学前沿》,文章调查了E171(二氧化钛纳米粒子)这种日常摄入比例很高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小鼠实验研究发现,食用含有E171的食物会对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中存在的数万亿细菌)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引发炎症性肠疾病和结肠直肠癌等疾病。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的纳米毒理学专家、悉尼大学药学院副教授Wojciech Chrzanowski说,这项研究为纳米粒子毒性、安全性以及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补充了大量内容。此外他还提到:“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对新标准和法规的讨论,以确保纳米粒子在澳大利亚和全球范围内能够安全使用。”
虽然纳米粒子已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服装和其他行业领域,但人们对纳米粒子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长期影响仍然知之甚少。近年来,痴呆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转移、湿疹、哮喘和自闭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些疾病可能与纳米粒子接触量激增有关。 Chrzanowski副教授说: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饮食结构对生理和健康有影响,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却几乎一无所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持续接触纳米粒子会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有影响,而肠道微生物群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任何改变都会对整体健康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