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5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客户关爱 >>造口百科 >>肠道百科 >>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详细内容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我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发病率增速已经远超西方国家。同时,与欧美地区不同的是,我国结直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更早(40岁-60岁),而且青年患者比欧美多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蔡建强教授介绍说,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越高,已居北京、上海癌症发病的第三位。结直肠癌发病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同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预计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目前西方国家的发病率是万分之五至六。

蔡教授说,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以下人群被视为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有结直肠癌病史者;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者;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者;有盆腔放疗史者;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人群,具有下述4项中1项者即可作为结肠镜定期筛查的高危对象:免疫法粪隐血试验(FOBT)阳性;1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既往有癌症史或肠息肉病史;具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和精神刺激史。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郭伟剑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患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则可通过手术切除获得很好的疗效。但结直肠癌发病隐匿、很难发现是导致中晚期患者较多的原因。确诊时约10%-25%的患者已出现肝转移,20%-25%的患者在术后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如不采取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仅8月,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肝转移病灶的切除是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在,经过医学专家们的努力探索与临床试验,已有众多实践证明,通过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优势显著,在抑制转移病灶生长与缩小转移病灶大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肝转移瘤的彻底切除。与未切除者相比,切除者的生命期限得到显著延长,术后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44%和30%。

在全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全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家分享了分子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领域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指出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郭伟剑教授指出,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如果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在刚确诊时便应该进行Kras检测以明确患者基因类型,从而选用合适的分子靶向药物让每一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赢得手术机会,最终实现生命的延长。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是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为依托成立的,蔡建强教授说成立这个委员会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事业的发展、委员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在这一全新的平台上广泛的合作,开展各项临床以及研究,以提高我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整体治疗水平以及疗效。

(原文标题: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 新理念为患者谋福)


联系我们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南福星医药园7幢7层1-8

027-82302765(市场销售咨询)

steadlive@foxmail.com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
- 护理师小紫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微客界智能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