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CGOG|结直肠癌ASCO速递2022年6月9日,第12届CGOG年会结直肠癌ASCO速递专场在线上顺利召开,经过昨日的上消化道ASCO速递,大家依然热情不减,来自全国各地120,000余人次线上观看。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张鹊常务副理事长共同担任大会主席。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担任大会主持。 第一环节 会议第一环节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围绕早期和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研究展开,着重介绍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免疫治疗的运用、不同复发风险及部位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优化,及分子标志物和液体活检对治疗和预后的指导等相关研究。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永恒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围绕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袁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2022年ASCO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研究。研究进展主要分为姑息一线治疗和二线及后线治疗研究,围绕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优化使用、持续和间歇治疗模式选择、联合免疫治疗的使用等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治宇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顾艳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正航教授就晚期肠癌药物的优化及免疫治疗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 曲秀娟教授作为本环节主持总结道,2022年ASCO晚期肠癌研究以优化传统药物为主,而免疫治疗仍在探索中,联合治疗的模式可能是其主要的突破方向。 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为结直肠癌的转化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晰程教授围绕肛管鳞癌治疗进展、P53新药研究结果,以及液体活检对肠癌精准治疗的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强调了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对特殊突变类型精准治疗的关注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就液体活检未来对KRAS G12C、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指导进行展望。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静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张瑞星教授,围绕上述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同时也分享了各个中心的精准治疗和转化研究的经验。 会议总结 会末,李健教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对大家的分享和参会表示感谢。让我们共同期待明日细胞免疫治疗、新药研发、转化医学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分会场精彩内容。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张琪,王正航,王晰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