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5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客户关爱 >>造口百科 >>肠道百科 >>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附视频】佛山市一MDT团队结肠癌并肝、肺及淋巴结转移病例
详细内容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附视频】佛山市一MDT团队结肠癌并肝、肺及淋巴结转移病例

第二届结直肠癌MDT大赛半决赛优秀病例展示

升结肠中分化腺癌并肝、肺、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病例

MDT专家团队及病例来源: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结直肠癌MDT团队

病史

  • 男,59岁,首诊时间:2020-05-24。

  • 主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8天。

  • 肝肾功能正常。

  • 家族史无特殊。

  • CEA:1804μg/L;CA199:>1200U/ml。

  • ECOG PS评分:1分。

  • 基因检测:拒绝。

腹盆腔内CT检查(2020-05-25)

 78511657755201230

80201657755201451

描述:

1.回肠末端至回盲部肠壁增厚并强化,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拟肠癌可能性大,病灶累及阑尾根部、突破浆膜层、伴周围系膜淋巴结转移及肝内多发转移,建议治疗后复查。

2.肝右前叶及左内叶近包膜下强化灶,拟异常灌注与血管瘤相鉴别,建议复查;右肾小囊肿,前列腺钙化,盆腔少量积液。

3.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多发粥样斑块形成,其中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管腔轻度狭窄。

4.患者的肝转移的病灶数目>30个。

全身PET-CT检查(2020-05-27)

48221657755201728

61771657755201985

影像诊断:

1.回盲部恶性肿瘤(结肠癌?),病灶突破浆膜层并侵犯周围系膜,累及回肠末端,阑尾根部。

2.回盲部周围系膜、肠系膜根部、腹膜后、盆腔系膜区多发淋巴结转移;盆腔肠旁多发转移。

3.肝内广泛转移;双肺转移。

4.肝门区小淋巴结,FDG代谢轻度增高;肝S4小钙化;肝S4良性病变(囊肿?);肝内局部胆管轻度扩张;左下肺少许炎症;右肾囊肿;左肾小结石;前列腺钙化;盆腔少量积液。

电子肠镜检查(2020-06-01)

68941657755202217

影像诊断:

1.升结肠肿物(待病理)。

2.建议:活检组织送病理,结核病例诊治。

肠镜活检病理(2020-06-02)

22391657755202337

免疫组化:

MLH1(+),MSH2(+),MSH6(+),PMS2(+),Her-2(-)。

第一次MDT

目前诊断:

1.升结肠中分化腺癌并肝、双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cT4bN+M1b IVb期,pMMR)

2.肠梗阻;

3.经保守治疗后肠梗阻症状缓解;

4.基因状态未知。

治疗目标:姑息治疗--延长生存,改善生存质量;

治疗策略:双药化疗+靶向(贝伐珠单抗)。

治疗经过

2020-06-09予mFOLFOX6方案化疗1程;

2020-06-24至2020-09-22mFOLFOX6+贝伐珠单抗治疗7程。

4程化疗后

75671657755202406

70961657755202474

2020-05-25与2020-08-03肝CT对比,经历四个疗程后复查,肝的多发病灶明显缩小及减少。

11151657755202686

2020-05-25与2020-08-03肺CT对比,肺内的病灶有所缩小。

8程化疗后

76221657755202755

2020-05-25与2020-08-03肝CT对比,肝内的病灶出现进一步的减少及缩小,残留个别的小病灶。

50351657755202829

2020-05-25与2020-08-03肠CT对比,原发病灶出现明显退缩。

肿瘤标志物

24161657755202898

疗效评价:

2020-05-24 CEA:1804μg/L;CA199:>1200U/ml

2020-08-06 CEA:223.7μg/L;CA199:223.8U/ml(4程化疗后)

2020-10-14 CEA:8.96μg/L;CA199:21.86U/ml(8程化疗后)

总体疗效评价:PR

第二次MDT

肿瘤特征:

1.原发灶未达CR,但肺部及淋巴结病灶未见显示;

2.肝内病灶明显减少/缩小,可以通过术中RFA达到NED。

诊疗策略:

1.治疗前复查肠镜及普美显肝MRI检查;

2.建议考虑手术治疗:原发灶切除+肝切除/RFA;

3.末次贝伐珠单抗为9月22日,手术前暂停6周,继续单纯化疗。

治疗经过:

2020-10-16、11-04停用贝伐珠单抗,予mFOLFOX6化疗2程;

2020-11-05 CEA、CA199:正常。

复查结果

肝脏普美显MRI(2020-11-27)

2501657755203043

肝S3、4、5、7数个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肝内另见数个小囊性灶,考虑囊肿可能。

肠镜检查(2020-11-30)

48971657755203156

结果显示肠癌化疗后改变,结肠多发息肉。

活检病理检查

69811657755203233

未看到明显肿瘤证据,考虑炎性息肉。

后续治疗

因临近春节,2021-01-22开始口服卡培他滨化疗1程。

复查结果

肝脏普美显MRI(2021-02-22)

55331657755203301

肝S3、4、5、7数个结节,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较前缩小。肝内另见数个小囊性灶,考虑囊肿可能。

后续治疗

2021-03-05 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肝转移瘤切除+术中微波消融术”。

术中探查:进镜探查盆腔未见明显占位。腹膜、网膜及肠系膜未见转移淋巴结。肿瘤位于回盲部,大小约4cm*3cm,质地硬,肉眼未侵及浆膜层。术中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示肝内多发转移灶,共6个,大小约0.3*0.3cm至2*2cm,手术切除2枚,其余术中消融(S4/8、S5、S7),R0切除。

术后病理(2021-03-12)

3221657755203606

原发灶和淋巴结、肝脏转移灶切除后未见肿瘤残留,患者达到pCR。

第三次MDT

诊疗策略:

鉴于术前肿瘤负荷较重,建议手术后继续卡培他滨治疗3-6个月

后续治疗:

2021-04-29开始予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化疗4程;

出现3度HFS停药。

随访

CT(2021-06-29)

38631657755203713

右肺显示一个很小的结节,较前无明显变化。肝内病灶没有明显的肿瘤表现

CT(2022-03-21)

79391657755203881

基本没有明确的肿瘤表现。

肿瘤标志物

2021-07-01 CEA:3.7μg/L;CA199:6.59U/ml

2021-10-21 CEA:1.73μg/L;CA199:3.98U/ml

2022-03-21 CEA:2.37μg/L;CA199:3.48U/ml

2022-06-02 CEA:3.17μg/L;CA199:3.07U/ml

小结

63471657755203983

专家提问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德庆教授:

MDT需要团队协作,在展示时最好由各科医生给出循证医学证据,解释每一步临床决策的原因,以还原多学科的讨论过程,这一点需要注意。我提两个问题,首先,如果考虑给予晚期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是需要RAS基因状态的检测结果指导的,但病人的病理报告里并未包含RAS状态检测,请问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而没有做此项检测?第二个问题,汇报中并未展示MMR状态、MSI状态的结果。尽管免疫组化是常规结果,MMR状态defection。如果考虑对晚期病人进行免疫治疗,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因为这两个结果将决定后续治疗药物选择。如果结果为MSI-H,那么治疗方向可能要彻底改变。

MDT团队:首先,在术后病理检查方面,我们医院病理科没有常规做RAS基因PCR检测,而是进行MMR免疫组化检测。这位患者的MMR四种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pMMR。从免疫组化来看,患者不是dMMR状态,所以首选免疫治疗。另外,由于目前我们医院基因检测是需要外送的,对患者而言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患者没有同意进行基因检测。

江门市中心医院赵景林教授:

第一个问题:患者初诊发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得到缓解,但后面的化疗中使用了贝伐珠单抗这种有可能引起穿孔的药物,这种情况下是选择先预防解除梗阻,还是直接进行化疗,能否分享你们团队的经验?第二个问题: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效果较好,根据影像学分析可以考虑做到NED,这时候你们是如何选择手术时机的?

MDT团队:这位患者在初诊时检查出肠梗阻,但后面做肠镜检查时,发现肠镜能够顺利通过并能看到肿物并未完全堵住肠腔,考虑是不完全梗阻。如果这位患者是完全梗阻的状态,那么治疗策略可能会发生改变。由于患者是不完全梗阻,在第一次化疗时,我们没有使用贝伐珠单抗,并在用药期间继续观察患者,第二次化疗才加上贝伐珠单抗,这是我们当时的考量。

MDT团队肛肠外科郭校锡主任补充:这位病人以肠梗阻的主诉和症状体征入院,简单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肠镜下看到的肿物更多是以肿块型为主,且肠镜进入盲肠肠腔、升结肠肠腔都可以顺利通过。临床上许多右半结肠癌的病人不一定出现梗阻,梗阻更多是以巨块型、包块型的肿物为主,明显狭窄、完全梗死的情况都比较少见。如果经过保守治疗实在无法解决梗阻,那么可以进行简单的手术处理,也可以先对原发灶进行局部处理如做右半结肠吻合,这种处理可行且安全性较高。但病人保守治疗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所以要回归到病人的全身状态来制定策略,而不是单纯地围绕肠梗阻、原发灶进行治疗。对于肝转移灶,第一次MDT讨论后治疗策略是姑息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经过第四、八程化疗后进行复查,我们惊喜地发现肝转移灶、肺转移灶、原发灶、腹膜后病灶都有降期缩小,因此我们开始考虑患者达到NED的可能性。因为影像学显示患者很多病灶都消失了,这就使得原本不可切除的肝转灶可能得以进行局部处理,如手术、射频消融,所以我们请了肝胆外科王主任评估该肝转灶是不是手术禁忌的区域。如果可行的话,我们就制定策略在手术当中一并处理肝转灶。

MDT团队肝胆外科王峰杰主任补充:患者初次检查发现肝转灶30处,并不属于潜在可切除的病人,但后期患者化疗效果特别好,达到PR。经过MDT讨论,我们才考虑了肝转灶可切除的可能性。其次,这位患者始终没做基因检测,这是非常大的遗憾。临床上有5-7%的患者是BRAF基因突变,这类患者的肝转灶切除效果极差,复发几率极高,我们一般会在术前谈话时谨慎告知患者。关于手术时机,患者在经过八周期化疗后,影像学可见的肝转灶是6个,术中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也发现是6个。关于具体何时切除病灶,我们科的经验是能等待越久越好,即达到PR的3到6个月后,尽量不要过早干预,因为等待时间越长,病灶越稳定,手术效果越好。

MDT团队:手术时机问题与内科治疗的疗程有关。一般这类晚期患者,疗效最大化是八个疗程左右,所以我们选择八个疗程后对病人进行评估。另外虽然没有进行基因检测,但是我们从这位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生物学行为看,他应该不是BRAF突变肠癌患者,因为BRAF突变的肠癌患者特点是生物学行为、治疗效果、干预效果非常差。再从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对药物的反应来看,他应该也不是V600E突变。另外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这位患者是pMMR,免疫组化和MSI基因检测一致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暂时不考虑患者是MSI-H状态。因此整个治疗过程还是符合MSS肠癌的治疗方案。

粤北人民医院张涛教授:

如果这位患者肝脏的病灶没有缩小、减少,团队是否还考虑进行手术?

MDT团队:一般认为若患者肝转灶有10个以上,那么治疗效果会非常差。所以我们进行化疗的第一个目的是筛选,第二个目的是等待,即经过筛选的病人等待越久,持续缓解时间越长,那么外科手术的干预效果越好。而一些结肠癌肝转移病人在化疗后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而如果肝脏病灶没有减少缩小,那就考虑术中进行射频微波,因为微波的能量大,射频范围大,消融效果彻底。但大面积的射频会导致胆管损伤、胆汁瘤、肝脓肿等,而我们知道,肿瘤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会加速肿瘤复发,因此我们一般也不会做超过5个或者8个病灶的射频。

专家点评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德庆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德庆教授点评:这个病例从最近的复查情况来看,的确是达到了影像学上没有肿瘤复发的表现,治疗效果很好。但在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如最大的遗憾是未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其次,初诊第一次CT检查发现患者多处肝转移灶,当时没有加做核磁共振,后来是在化疗后手术前才做了核磁共振评估。按照指南,对于这类肝转灶,使用核磁共振普美显效果会更好,原因在于它更清晰,对比度强,可以更好地鉴别囊肿与转移灶。术后该病例做核磁共振时发现除了几个转移灶之外,更多的是小囊肿。从患者第一次CT结果来看,病灶大多很小,CT是可能将一些小的囊肿误判为转移灶的,而影像学医生对此并没有非常肯定或提出质疑。当时如果能够进行核磁共振这么一个对比性的检查,那么对后续的疗效判断可能会更为准确。再者,并未看到团队对消失的肝转移灶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尽管最后超声检查发现转移灶从原本的30个减少到几个,消失的二十几个病灶有可能是已经完全消失,但根据目前肝转移的研究来看,“消失的病灶”约7成到8成是会复发的,也就是说这位病人有高风险复发几率,那么针对这位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强度是不够的。另外,在进行肝转灶手术前,没有看到肝胆外科进行充分的残肝体积比测算以及肝功能评估。这些是整个很成功的病例背景下存在的遗憾。如果说再回过头去做一份规范的病例,那么最初对肿瘤状态的评估是尤为重要的。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编辑:杜燕旋

实习编辑:黄绮晴


联系我们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南福星医药园7幢7层1-8

027-82302765(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9(行政/采购咨询)

steadlive@foxmail.com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
- 护理师小梅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护理师小紫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微客界智能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