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5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页 >> 客户关爱 >>造口百科 >>肠道百科 >> PTBD竟然有6种手术相关并发症? 解读: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管路护理专家共识
详细内容

PTBD竟然有6种手术相关并发症? 解读: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管路护理专家共识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及支架植入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治疗。该术式有很多优点,能让患者受益,但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与患者需长期带管及疾病本身有关。规范的 PTBD 管路维护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护理分会等专家组发布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管路护理专家共识》进行解读。

《共识》都有哪些内容?

      简述了 PTBD 的基本知识,重点对带管患者的护理评估、引流管冲洗、更换引流装置及换药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特殊情况处理、健康宣教等进行了阐述。

什么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

       PTBD(或 PTCD),是指在 X 线或 B 超引导下,利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注入对比剂,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后,置管引流以缓解梗阻症状。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 PTBD 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有助于恢复肝肾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还可获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对于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除有利于迅速缓解黄疸和感染等症状外,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通道。

PTBD都有哪些手术相关并发症,如何处理?

1  

出血:

可因穿刺损伤肝动脉、肋间动脉或门静脉等引起。轻者可在 12~24 h 内自行止血,出血严重时需补液、输血,行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或急诊外科手术。

2  

感染:

主要有穿刺通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脓胸及全身感染等。围术期应使用抗生素,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可作为选择或更换抗生素的依据。

3  

胆瘘:

为较常见并发症,右侧穿刺时更易发生。可更换更粗的引流管、缝合引流管周围皮肤或使用造口袋,植入支架后及时拔管。

4  

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

主要发生于壶腹部肿瘤者,可因导管与导丝操作刺激,或胰管内注入大量对比剂,引发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按照胰腺炎对症支持治疗。

5  

迷走反射:

部分患者可因术中胆道受牵拉引起。注意操作轻柔,术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一旦发生,暂停操作,予以阿托品等药物治疗。

6  

疼痛:可因引流管折叠、移位或右侧穿刺时引流管对肋间神经的刺激等引起。可予改变引流管位置或行肋间神经阻滞。

PTBD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护理评估? 

(一)一般评估

1        

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意识、生命体征、合作程度等。了解患者健康史和手术史、过敏史,评估梗阻部位和病因。

2        

环境评估:

室温 24~26 ℃,湿度 50%~60%为宜,床帘或屏风保护患者隐私。

 (二)专科评估  

1        

症状体征:

评估皮肤巩膜有无黄染,是否伴瘙痒;有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大小便颜色;有无腹痛及放射痛;有无寒战、高热等。

2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在梗阻性黄疸中影响高达 50%的患者,在 MOJ 患者中发生率可能更高,常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对PTBD 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3        

 置管及引流情况:

(1)查看管路标识,了解置管时间、引流方式、置管部位、导管外露长度。

(2)查看管路是否固定牢固、引流通畅、有无破损,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和量。

(3)查看换药和引流袋更换时间,敷料及导管固定装置是否清洁、干燥、固定良好。

(4)询问患者穿刺口及周围皮肤有无不适,初步评估有无皮肤损伤。

4        

辅助检查:

了解血常规、肝肾功能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状况。

5        

心理 - 社会状况: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重点评估管路自我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家庭照护支持程度。


PTBD 管路护理都有哪些常见操作?

      PTBD 管路维护操作最基本要求是遵循无菌原则、手卫生规范,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保持有效沟通。操作者宜为通过培训考核的介入医师或护士。  

 (一)引流管冲洗   

1      

体位: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暴露PTBD 管路与引流袋连接部位,注意保暖。

2      

消毒:

手消毒,戴口罩、手套,垫治疗巾与弯盘于管路连接处下方,分离引流袋,络合碘消毒 2 遍PTBD 管末端的三通旋塞接口,待干。

3      

冲洗:

外引流者,从三通旋塞直孔缓慢回抽胆汁至无法抽出,关闭直孔端后,另一支注射器由侧孔以脉冲式缓慢注入约 3~5 ml 0.9% 氯化钠溶液,再由直孔回抽,酌情抽吸 2~4 次。有内引流者,不回抽,仅冲管,以免肠内容物反流。

4      

注意事项:

(1)宜低压缓慢冲洗,忌暴力操作。冲洗和抽吸压力不宜超过 30 cmH2O,否则可致胆汁逆流入血引起感染,或损伤胆管壁引起出血。单纯外引流者推注速度< 10 ml/min,内外引流者,可适当提高推注速度,以无明显阻力为宜。若阻力较大,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2)如需灌入药物并保留,同上述方法冲洗后再注入药物,关闭三通旋塞,保留 30 min~1 h后开放引流。

(3)冲洗过程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冲洗后观察引流情况及有无寒战、发热现象。

(4)建议每日常规冲洗 1 次;如引流液含杂质较多时可每日冲洗 2~3 次;如有感染症状者,禁忌冲洗。

 (二)引流装置更换与换药  

1      

更换引流袋:

络合碘消毒引流管导管接口及末端 2 遍后,更换三通旋塞、连接管及引流袋等。

2      

评估导管与皮肤:

去除敷料,评估导管有无老化或破损、有无移位(可采取 2 种方式标识:用灭菌记号笔在距穿刺口 1 cm 处标记,或测量自穿刺口至引流管尾端的长度),查看穿刺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损伤或感染。

3      

消毒:

更换无菌手套后,75% 乙醇消毒穿刺口周围皮肤 2 遍,再用络合碘消毒穿刺口及周围皮肤及导管外露部分至少 10 cm 范围,各 2 遍,待干。注意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消毒范围直径≥ 20 cm。

4      

固定导管:

将导管距穿刺口约 1 cm 处置入导管固定装置(思乐扣)卡槽,顺着导管出口方向粘贴固定于皮肤上。

5      

覆盖敷料:

无菌敷料(纱布、棉垫、敷贴或透明敷料)应完全覆盖穿刺口及导管固定装置,用低敏胶带固定纱布或棉垫。可用黏性强、低敏的布类胶带对引流管进行二次固定,或使用腹带、系绳等方法将引流通路三通位置固定于腹部,以减轻重力对引流管的牵拉。

6      

标识:

分别标注换药、引流装置更换的日期及执行人于胶带、引流袋上;粘贴管路标识于引流导管末端接头处,注明管路名称、置管日期和导管外露长度。

7      

宣教与记录:

告知患者引流管护理相关注意事项,记录评估结果与处理措施。

8      

注意事项:

(1)操作中勿向外牵拉管路。

(2)避免乙醇接触导管,以防加速导管变性老化。

(3)若导管随患者呼吸进出体表,宜在导管进入体内较深状态时固定,反之可能造成导管固定装置对导管有外拉力。

(4)胶带固定应采用无张力粘贴和“高举平台法”,且避免粘贴在之前同一位置。

(5)导管固定装置、透明敷料每周更换 1 次,普通无菌敷料每隔 2 天更换1 次;渗血、渗液或可能脱落者随时更换。引流胆汁颜色正常或细菌培养阴性者,普通引流袋每隔2 天更换 1 次,抗反流引流袋每周更换 1 次;如有血性或脓性引流液,每天更换。

    (三) 异常情况及处理  

1      

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表现为与导管固定装置或胶带等的黏胶接触部分的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糜烂或撕脱伤等,伴或不伴有瘙痒、疼痛。应选用低敏材质的导管固定装置和胶带无张力粘贴,有条件者可在粘贴前涂抹专用的皮肤保护剂(液体敷料);去除黏性敷料时,应与皮肤呈 0°或 180°方向,动作缓慢轻柔;揭除困难时局部用 0.9% 氯化钠溶液或75% 乙醇湿润辅助;尽量避免粘贴在同一位置并增加更换频率。受损皮肤应避免消毒液刺激,改用 0.9% 氯化钠溶液清洁,局部用水胶体敷料保护后再进行导管固定。

2      

渗 液:

表 现 为 胆 汁 或 腹 水 从 穿 刺 口 渗 出

(1)少量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可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穿刺口及周围皮肤,或银离子凝胶抑菌,每天至少1 次,还可使用泡沫敷料帮助吸收渗液。

(2)大量渗液:保护皮肤的基础上,可予以造口袋收集渗液,每周更换 1 次或按需更换。报告医师,必要时建议医师缝合穿刺口周围皮肤或更换更粗的引流管。

3      

引流管堵塞:

表现为引流量逐渐减少,引流液性状黏稠有絮状物或沉渣、血性或脓性者更易发生堵塞;可合并穿刺口渗液或皮肤巩膜黄染现象加重,或伴随发热、腹痛,大便由黄色转为灰白等症状。报告医师,可先尝试引流管冲洗,无效时需入介入手术室行导丝疏通或换管。

4      

引流管脱出

可表现为引流量锐减,导管固定装置或敷料松脱,引流管外露长度增加 2cm 以上;引流管腹腔内脱管时,体表外露长度可无明显变化;伴随症状同引流管堵塞,不易鉴别。报告医师,可通过腹部平片、CT、胆道造影等确认后进一步行调管或重新置管。引流管完全脱出者,立即平卧,减少翻身次数,避免腹部压力突然增大致胆汁瘘。同时消毒穿刺口及周围皮肤,覆盖无菌敷料,检查脱出导管长度、尖端是否完整、缝线有无存留。在院患者发生脱管,应纳入不良事件管理。

PTBD需要跟进哪些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PTBD 及留置引流管的必要性: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 PTBD 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手术的目的、方式、优点、可能的并发症等,让他们充分了解留置PTBD 引流管的重要性,能接纳带管生活,并积极配合管路维护。建议建立维护卡或维护手册,登记置管和引流相关信息,包括置管日期、手术医师、引流管品牌和规格、外露长度、置入部位、是否植入支架、管路护理相关知识等。

  

妥善固定,有效引流:

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引流管固定是否牢固,避免管路扭曲打折或脱出,有异常须及时处理。引流袋内液体及时倾倒,可减少引流袋对引流管的重力牵拉。睡前固定引流袋时注意预留足够的管路长度,避免翻身导致引流管脱出。避免剧烈咳嗽及右臂高举等动作,以防膈肌大幅运动使引流管移位造成内脱管。引流袋低于穿刺口 30 cm,避免反流。经常变换体位,由近端向远端挤压管路,可促进引流通畅。

  

引流液的观察与记录: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观察与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与量。正常胆汁的颜色为清亮、金黄或深黄色;若变为墨绿色或浑浊脓性则提示感染;若变为暗红或鲜红色则提示胆道内有出血,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单纯外引流者24 h 引流量一般大于 400 ml;超过 1 000 ml应告知医师,注意水电解质摄入;24 h 引流量少于 100 ml应查找原因,可能为导管脱落或堵塞。内外引流者, 因胆汁可向肠道排出,引流袋内胆汁量可减少,大便为黄色至深褐色。

  

夹管护理:

对于内外引流或内引流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胆红素改善情况,可于术后 3~7 d 开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试行夹闭 PTBD 管。每次夹管时间从用餐前 30 min 开始至餐后 2 h,如无不适逐渐延长每次夹管时间,直至全天夹管。注意观察有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一旦发生,应开放引流并告知医护人员。完全夹管后1~2周,经造影确认支架膨胀良好可考虑拔管。

  

皮肤护理:

指导患者穿宽松舒适内衣、剪短指甲,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以温水擦浴或淋浴为宜,避免过度搓揉、使用高温热水及碱性肥皂;洗澡次数不宜过勤,禁盆浴,淋浴时可用保鲜膜包裹敷料和引流管。皮肤干燥者,可涂抹含有少量油脂的润肤乳;瘙痒明显者,可涂抹新鲜芦荟汁或炉甘石洗剂,也可口服抗过敏药物。注意观察穿刺口周围皮肤与敷料覆盖情况,注意有无皮肤瘙痒、水泡或敷料脱落等,如有异常及时寻求医务人员帮助。

  

饮食与营养: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优质蛋白、易消化,忌辛辣、生冷和烟酒;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长期外引流者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应多进食香蕉、橘子、香菇等含钾高的食物,定期复查电解质,必要时遵医嘱补钾治疗。口服引流出的胆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水和电解质的流失,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注意感染性或血性胆汁禁忌口服。

  

活动指导:

日常以休息为主,病情允许可外出散步,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或非体力工作,如洗碗、洗衣服、办公室文案工作等。应避免大幅度抬臂、俯身等动作,禁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等。

  

复诊要求:

按时按需进行管路维护,根据医嘱每周或每月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每 3~6 个月到医院更换 1 次引流管。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或颜色改变,或出现高热、腹痛、黄疸加重、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灰白色大便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纳洛酮  整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护理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放射护理工作组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管路护理专家共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6):4997-5003. DOI:10.3760/cma.j.cn115682-20200902-05180


联系我们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62号关南福星医药园7幢7层1-8

027-82302765(市场销售咨询)

027-82302769(行政/采购咨询)

steadlive@foxmail.com

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在线客服
- 护理师小梅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护理师小紫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支持: 微客界智能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